第19页
-
论月建与季节,学习八字要懂季节变化
郁知老师提示,如果您学过四柱八字,有基础,读本篇文章能加深基础。如果您刚开始学八字,或者八字基础知识记得不牢,可以多阅读几遍本文。很多人刚开始学习八字的时候,不太在意季节与节气,但是随着学习深入后发现各种问题。才发现季节与节气的重要性,然后才开始用心去记忆。这里郁知老师要跟大家说两点,第一点是排八字换年不是按照大年三十、除夕定,而是以立春为节点。换月不是按照初一、三十为节点,也是按照节气来定,这必须要清楚。另外一点是,八字预测五行注重季节,在不同季节,五行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也会不同,这一点大家往后学习会慢慢加深体会。...
-
什么是五行,五行原理
郁知老师提示,如果您学过四柱八字,有基础,读本篇文章能加深基础。如果您刚开始学八字,或者八字基础知识记得不牢,可以多阅读几遍本文。说到五行,大家一般会想到金、木、水、火、土,因为学生时代的教材中有关于五行的这样介绍。老师给大家说五行:木、火、土、金、水,这是按照五行相生的状态排列,另外五行:木、土、水、火、金,这是按照相克的顺序排列,五行相生相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必须要牢记于心。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早见《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
-
七政四余的基本组成要素
开始深入学习七政四余之前,咱们先来看看七政四余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01先天十二宫对上西方星座、五行后如下表:02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为七政四余所特有,是根据天上恒星区来划分,度数并不规则。若采用今宿度,则其起始点和长度也都在逐年变化。因而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没有必要去强记这个,需要时用软件排盘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二十八宿和先天十二宫类似,也是有一定分布规律和归属关系的。03后天十二宫如下表所示:其中,兄弟又称闲宮,疾厄又称八杀。04七政四余十一曜七政是指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
-
天星风水与二十八宿详细论述
东方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角,即龙角。在现代的星座组织系统中,角宿属于室女座,其中较亮的角宿一和角宿二分别是一等和三等星,现代称它们为室女α及室女Σ。黄道就在这两颗星之间穿过,因此日月和行星常会在这两颗星附近经过,古籍上称角二星为天关或天门,也是这个原因。亢,即龙的咽喉。《尔雅 释鸟》上云:“亢,鸟咙”,注称:“亢即咽,俗作吭。”亢宿也属于室女座,但较角宿小,其中的星也较暗弱,多为四等以下。南京地区四月下旬,室女座在晚上9时前后位于东南方的半空中。氐,即龙的前足。《尔雅 释天》:“天根,氐也。”注称...
-
天星风水与四象和二十八宿的结合
四象是指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其中玄武是龟的意思。在四象的基础上,把每一象分为七段,第一段叫做"宿",一共二十八宿,环天一周。二十八宿的位置正好是月球运行经过的地方,月球绕地公转的周期是27天多,一天约经过一宿。所以二十八宿就不仅仅是星空区划了,它还成为制订历法的根据。下面是一张有关表格:通常将黄道带上的二十八宿分成四个大天区,用动物的名称来命名叫做四象,每「象」都含七宿:1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2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3西方...
-
天星风水与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之”三垣“
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年转一周,这样在我们地球上看来,仿佛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当然太阳高悬在天时,我们看不到星星,不过我们可以在太阳落山后或升起前观测它周围的星星推测到这一点)。我们看去太阳慢慢走过的这条路线叫“黄道”。而且古人早就发现,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走过的路线也都在黄道附近。因为需要测量这些运动天体的位置变化,所以黄道附近的星空就显得格外重要。于是古人大致沿黄道把这部分星空分成28份,每一份叫一“宿”,合起来这28个星座就叫“二十八宿”。总的来说,中国星...
-
天星风水五要素“龙穴砂水向”之—“向”
立向:是天星理气派的精华,是看阴阳宅重要的一环,不管床位、办公座位、书桌、神位等,都不可马虎,正所谓千里江山一向间,否则再好的龙、穴、砂、水都将功亏一篑。立向一般指与建筑基址垂直相对的方向。朝向与龙和水不匹配,则会将气引入到邪路上,气就错用了,就无法发挥效用,这样风水有凶险,造成危害。“地不绝人,水绝人,水不绝人,向绝人。”说的便是朝向的重要性。关于向法和理气,后文会有论述。“龙穴砂水向”总结因历史时期不同,中国风水学对龙、穴、砂、水、向的论述主要注重自然山水及其聚结围合的场所,适用于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但如今社会...
-
天星风水五要素“龙穴砂水向”之—“水”
观水之法观水之法,即为水法,是龙穴砂水向五要素之一。“地理之道,山水而已”。山有行止,水分向背,乘其所来,从其所会。寻龙点穴,先观水势。观水之法,凡两水之中必可观山。水会即龙尽,水交则龙止。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水为龙之血脉,穴之外气。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明其止。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凡属龙穴,皆赖水为证应。可见,“水”在风水中的重要性。山管人丁水管财,水被视为“地之血脉,穴之外气”。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吉地不可无水。论水之法主要是论证水的功用及利害,故风水理论认为,水飞走...